河岸烟波浩渺,往事如烟般随风消散,仿佛从未存在过这世间。但不论何事,只要发生过,总有痕迹留下,总会有人记得,会去怀念,会去回忆那段随着时间流逝早已物是人非的时光。
2025年初,为了解家史的我像往年一样回到了舂陵河畔,山环水绕的家乡烟洲镇,聆听奶奶讲述曾在这片灵秀大地上发生的家族往事,追溯回忆那虽不富裕但却欣欣向荣的年代;跟随祖辈的脚步,体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努力奋斗拼搏的峥嵘岁月。
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时期,那时的奶奶还未出生,而属于其父母的故事也才刚刚开始。奶奶的母亲(老外婆)当时是土改的妇女主任兼接生员。正值建国初期,新中国百废待兴,在农村各地的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,老外婆成为了新中国党培养的第一批接生员。此后老外婆一边忙着组织动员农村妇女参与土改、维护妇女在土改中的权益、开展妇女教育活动;另一边为十里八乡的产妇提供接生服务、普及卫生知识和处理难产等紧急情况。这项事业她从土改时期做到90年代,一干就是四十年。直到六十多岁时,仍旧有人请她接生小孩,是镇上最有名望的接生员。而老外婆每次接生回来,都会接到主人家送的表达谢意与福气祝愿的红鸡蛋,她也会将其带给奶奶及其姐妹们吃。物资匮乏的年代,靠着这些,也算是有了些补给营养来源。
老外公土改时担任武装民兵队长所赠之刺刀
论之奶奶的父亲(老外公),实则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。他在外地参加土改时结识了同样参加土改的老外婆,同志间的心心相惜和共同理想让二人顺理成章地有了感情,在一起便是再正常不过了。且此时的老外公,也算是有要职在身,是土改时期武装民兵的队长,由于表现突出,还获赠了一把抗日战争时期缴获的刺刀,用于防身以及更好的领导民兵队保卫土改成果与基层政权。土改结束后,这把刺刀仍摆放在家中,只是由于年月已久,如今的刀身已锈迹斑斑。后来,由于农村合作社运动的开展,老外公由原民兵队队长转变为生产队队长,并同时下辖着三个小生产队,是一个具有三百多人的大生产队的队长,且这队长一当便是三十来年,期间从无懈怠,更是一名优秀的中共党员。老外公同老外婆一样,对基层事业爱的深沉,直至五十多岁中风前夕,仍坚持在岗位上,为祖国基层事业鞠躬尽瘁。
有如此优秀的父母做榜样,且是家中七姐妹之老大,奶奶自然也不能差到哪里去。奶奶小时候于学堂上课之时,遇到了下乡的知青老师,知青老师为她取名罗君,虽然后来奶奶以成字辈,为自己取名罗成秀,但在那个知识相对匮乏的年代,知青老师带来了新的思想和知识,也为奶奶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户。而后,奶奶依靠其母亲是一名优秀的接生员,耳濡目染的学习到了许多医学知识,并在后续农村合作医疗运动的推进中,依靠这些知识,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赤脚医生。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,赤脚医生是农村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他们走村串户,为乡亲们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。奶奶在当赤脚医生期间,帮助了许多人,受到了乡亲们的尊敬和爱戴。时至今日,镇上仍有许多人记得奶奶,每每见面时便要叙上好一会儿旧,奶奶的赤脚医生补贴也在一直发放,体现了党对基层建设者的关爱。不仅如此,奶奶也是其父亲所在生产队的妇女队长,所谓上阵父女兵,也真正体现了当时“妇女能顶半边天”的广泛影响。
奶奶与爷爷结婚照(爷爷为军装)
此时的爷爷,正在辽宁沈阳的第二十二飞行大队中服役,是一名航空兵中的炊事兵,获得过二级厨师证,亦是一名优秀的中共党员。爷爷于1972年入伍,于1976年正月请媒人向奶奶提亲,这也是两人的初相识。而后爷爷带着奶奶去他老家、烟洲街上以及附近的铅锌产地水口山游玩了三日,此后爷爷便留下一句“等我”的口信,便奔赴部队继续服役。直至1978年爷爷退伍转业回来才和奶奶正式成婚。因此奶奶常说,当初因为那三天便甘愿等了三年。爷爷退伍后,在其老家的生产队担任组长,并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,在附近开了一家早餐店,经营小本生意。
然而事情的发展并非总是一帆风顺,也没有谁的人生处处完美无缺。奶奶结婚后便离开了原来的生产队,加入到了爷爷的生产队之中,且这个生产队有一位赤脚医生,奶奶便也卸任了七、八年的赤脚医生一职。至1992年,奶奶外出前往广东东莞打工,本是对未知前程的探索,意外却突然降临。在一次奶奶和店铺老板外出采买时,由于当天下雨、地面湿滑,老板的三轮车并未停放稳定,撞到了奶奶,并从她身上压了过去,导致奶奶左大腿严重受伤,需要截肢。在爷爷的跪地恳求下,医生最后保住了奶奶的左腿,但腿部神经出现问题,从此奶奶成了跛脚,造成了二级残疾。 这次意外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,不仅有高额的医药费,还有长期住院的费用。在这样的压力下,家里负担不起伯伯和爸爸两个人的学费开支。此时伯伯正处于考高中的关键时期,但为了让爸爸继续读书,伯伯选择了辍学,选择和爷爷一起外出打工。至2003年,爷爷带着伯伯前往宜昌铁路工作,厄运却再度席卷而来。爷爷因为心肌梗塞不幸离世,留下奶奶与两个儿子生活在悲痛中,迫于生计仍要外出打工继续生活。
奶奶车祸后残疾证
奶奶当赤脚医生时所用的水银体温计
虽然家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,但奶奶的艰苦奋斗精神并未被打倒,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,也得到了一些帮助。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,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,为像奶奶这样的残疾人提供了一定的保障。在爷爷去世后,奶奶独自抚养子孙的过程中,也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老人的关怀。农村的养老政策、教育补贴等政策,为奶奶减轻了一定的负担,让子孙们能够顺利成长。
不仅如此,奶奶家中七姐妹也各有各的长处。二妹罗成云一手厨艺了得,三妹罗成香曾是一名优秀的花鼓戏演员,四妹罗成兰农业经验颇丰,五妹罗成翠学习了剪头发的手艺,六妹罗成容坚持上学至读到了高中,现经营一家商店,七妹罗成艳因家中女儿太多,曾差点被老外婆丢弃,后又心软抱了回来,如今常在各戏班参加舞蹈、小品等表演。现在七姐妹家家和平康健,幸福美满。
奶奶七姐妹今年正月在其父亲老家合照,墙上家训为“勤劳为本,自强自立;亲望亲好,邻望邻帮”
家史传承家族精神,家史体现时代风貌,家史描绘祖国山河,家史汇聚时代缩影。随着奶奶的记忆,我们探寻了七十年前的山河旧貌,体会了劳动人民对祖国的歌赞,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,了解了党领导人民群众共同发展进步的艰辛历程,更要怀抱感恩之心,将小我融入大国,为时代前进的滚滚浪潮注入属于小我的一份力量,同时汲取经验教训,总结时代精神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。
文章:李粤
审核:谢珺
版权所有 @ 2020 南华大学学生工作部
地址: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常胜西路2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