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页: 首页 >> 学工新闻 >> 正文
南华大学学工系统举办庆三八“非遗手工螺钿胸针制作体验”活动
2025-03-10 文:曾永艳 图:罗上凯 张佳玥 周荣鹏 

为庆祝第114个“三八”国际劳动妇女节,丰富女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,感受非遗文化魅力,3月8日下午,南华大学学工部和校工会主办、南华大学辅导员职业发展协会承办的庆三八“非遗手工螺钿胸针制作体验”活动在红湘校区博学园食堂三楼成功举办。活动特邀来自拾遗文化体验馆的零一老师作为主讲人,吸引了来自各学院的40余名女教职工积极参与。

活动伊始,学工部副部长旷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。他首先向全体女教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,感谢她们为学校发展所做出的贡献。旷部长在致辞中提到,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,而螺钿工艺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,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他希望通过本次活动,能让大家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,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,同时也为教职工提供一个放松身心、增进交流的平台。

随后,零一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螺钿工艺的历史渊源、文化内涵、制作工艺以及艺术价值。螺钿,是一种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薄片,镶嵌在器物表面的传统装饰工艺,具有色彩绚丽、晶莹剔透的艺术效果。作为一种古老的漆器装饰工艺,螺钿工艺起源于商周时期,盛行于唐宋,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。零一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,让大家对这项古老而精美的非遗技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

紧接着,在零一老师的指导下,大家开始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螺钿胸针。挑选贝壳、设计图案、打磨抛光、粘贴固定……大家全神贯注,沉浸在创作的乐趣中。活动现场气氛热烈,欢声笑语不断。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精心制作,一枚枚精美别致的螺钿胸针在大家手中诞生,每一枚都凝聚着制作者的巧思和心意。

活动结束后,大家纷纷表示,此次活动不仅让大家体验了非遗文化的魅力,放松了身心,更感受到了学校对女教职工的关心和关爱。今后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,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此次“非遗手工螺钿胸针制作体验”活动是南华大学学工系统庆祝“三八”国际劳动妇女节系列活动之一,旨在丰富女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,提升女教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,营造积极向上、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。

 

关闭窗口

版权所有 @ 2020 南华大学学生工作部

地址: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常胜西路28号